不可忽視的瘙痒
瘙痒發於皮肤,不會死人,但令人煩燥、厭悶,則不為外人道。
最近有一病例,客人陳述,其陰囊潮濕瘙痒,半年餘,突然四肢劇痒,尤其手指劇痒,無法忍受。西醫以疥癬為其里外消痒,時好時壞。我見其皮肤表面無甚損傷,以中藥消風止痒,收濕止痒,養血止痒等方法也不見效。我見狀斷定與前列腺有關,建議病人去做身體檢查,一查果然是前列腺PSA超高,前列腺癌高危。
數據顯示有16%-30%患惡性淋巴瘤的老年人,25%的生殖器官惡性腫瘤病人,25%-60%患癌症的老年女性,50%的直腸惡性腫瘤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由癌症所導致的痒,與一般的痒是有區別的,其特點是:痒中皮肤表面無任何變化,僅僅是難以的劇痒,與氣候變化無關,用任何止痒藥物均無效。
證實患者是前列腺癌第4期,癌瘤有轉移風險,故西醫不提議做切除手術,只做電療和打針,病人電療期,非常痛苦、疲倦。
病人電療期間出現嘔惡、無胃口、肛門燒灼感、排便困難、口干、疲倦,以中醫治療均得到改善。
癌症發生前身體有預兆
常常有人會問,為何有些人會發癌的,有些人不發?我覺得這與每人的體質有關,與人的生活習慣有關。其實,每一個病發展到癌症,一定有一個過程。
身體上,一定有一些信號會告訴你。例如,1、全身劇痒,為癌毒發出皮肤的預兆,警愓淋巴癌、前列腺癌。
2、人體免疫力極低時,癌症迅速生長,尤其是消化道腫瘤。
3、持續咳嗽、頑固性干咳、痰中帶血伴胸悶、氣促,大量泡沬痰,找不到原因的低溫。
4、慢性腹痛,夜間嚴重,平卧時疼痛加重,視力模糊不清,難以明亮,屬胰臟癌預兆。
5、反覆口腔潰瘍,包括(下唇、舌體、牙齦),持續3、4周不癒,要小心口腔癌。
6、便血。便血帶與痔瘡混淆,但這有可能是腸癌的癥兆,腸癌除便血外,常伴大便變細,大便次數增多或大便困難。
7、持續發燒。發燒是身體一種調節機制,如果出現發燒唔退,可能是白血病、淋巴瘤等許多癌症,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影響,身體對抗毒素,所表現的便是持續發燒。
8、血尿。若身體沒有其他不適,沒有疼痛的出現,血尿很可能是膀胱癌的征兆,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