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中草藥之調經止痛話益母草

俗話講「女人是水做的」,而這個“水”從生理角度來講,可以講是女人的氣血!氣血充沛的女人,不僅美麗動人、皮膚紅潤,還有充沛的精力!氣血通暢,女性的生理經、孕、產、乳,甚至更年期功能就會正常。女性母儀天下,當今「婦女能頂半邊天」,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每天日子風風火火,既要照顧家庭還要經營好事業,稍不留神皺紋就會無情地爬到面上並迅速蔓延,身體的五臟六腑也靜悄悄面向衰老,若不好好養生、照顧好身體,那麼好多疾病都會提前來報道。

因此要介紹一下和女性息息相關調經養生的草藥-益母草,益母草除了稱呼有「母」之標誌外,其對女性呵護還是確切無疑的。但凡調和女人痛經,治理帶下崩漏,産後胎前諸病,多食還容易令人有子、提高孕育命中率,敷在面上也增加光潔度,消除痤瘡粉刺等等。

  • 草藥:益母草 唇形科

  • 拉丁名:Leonurus artemisia (Lour.)

  • 別名:坤草、茺蔚、紅花艾、益母艾

  • 形態特點:益母草為唇形科草本,高約一米,莖方柱形,被倒生糙伏毛,多分枝,葉對生,二回或三回掌狀深三裂,益母草有紅花益母草與白花益母草,兩者功效均等。

  • 香港分佈:香港粉嶺鹿頸、烏蛟騰、新界西高塘村、西貢海下村等栽種或者野生。

  • 藥用部位:全草。

  • 性味:微寒、苦、辛。

  • 功效:活血調經,利水消腫。

  • 主治:用於血瘀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惡露不盡,水腫尿少,近代用於治療急慢性腎炎水腫。

  • 用量:10-30克。

  • 食療方:益母草煮鷄

用法:新鮮採摘益母草嫩苗或者乾品煮雞藥膳。

材料:雞一隻、斬件、起鑊炒5分鐘,鮮益母草嫩苗6至8両,洗淨、切段後加入,與雞一同略炒,加入適量水、食鹽,約煮15分鐘,便可上碟。

益母草食療方:對婦女經寒、經量少、經痛,婦女一切諸病及有補益身體作用

按語:

1.益母草為一年或兩年草本,有紅花與白花之分,兩者功效個人臨床經驗感覺白花偏涼性,紅花偏平性或涼。採收在春末可以,此時的益母草質嫩,葉近圓形淺裂,而藥性較弱,最適合作野菜食用;到夏季開花之前,益母草成長粗壯,葉形由圓形淺裂變爲掌狀深三裂,此時藥力最佳,採收曬乾作藥材使用;若到了七八月開花再採,藥力及療效也較弱。

2.據潮汕民俗網介紹:益母草,又名茺蔚。盛產于潮陽惠來等縣。益母草在潮汕地區已有200多年栽培歷史。其莖呈方形,有細毛,色淡綠,故稱“四方枝益草”。益母草有活血、消瘀逐滯功效。民間以益母草為婦女天然良藥,故稱“益母”。益母草可以煮成益母草湯。分葷、素(葷即肉類、素即青菜類食材)兩種:一是與切碎的花生仁同煮,加油、鹽,其味清甘而帶爽;二是與豬紅(血)豬肉同煮,其湯清甜可口。

我記憶中在2011年我們南方醫科大學博士醫療隊第一次去汕頭當地做義診及交流,受到當地領導接待。在歡迎晚宴上我還是第一次喝上潮汕當地特色的益母草湯,我當時感覺湯非常好飲、清甜,好似西洋菜口感嫩嫩的,質地似芫茜但有點韌,後來我還喝多了兩碗這個美味的湯水。當時晚宴席上我們會長胡永祥博士道出他們潮汕人飲食文化及很懷念喝上媽媽小時候給他兒童時期煮出的潮汕味道;在潮汕,人們都經常將益母草當蔬菜來種,吃它的嫩苗,會吃益母草湯來當早餐。

其實潮汕人食益母草的風氣極其旺盛,不分男女。產後的婦女,不論順產還是開刀生BB,不論有沒有瘀血停留疼痛或月經不調,按習俗都會煮食益母草嫩苗煮湯。潮汕男人也樂於為自己夫人煮上一碗益母草湯,讓自己的夫人氣血通暢,遠離月經不調痛經等婦女煩惱。

正因有經常吃益母草的習慣,月經不調、痛經困擾好象都遠離經常吃益母草的潮汕女人;而潮汕地區的生育率遠高於廣東乃至中國大陸其他地方,我以中醫生殖專科醫師角度理解,這裏面潮汕人常常早餐飲益母草湯也是功不可沒的。

3.最近免費電視台飲食節目《食平XX》主持肥媽於播出的主題為「孕婦滋補餐」期間肥媽提議孕婦吃「益母草煮蛋茶」,被觀衆及網友投訴及質疑資訊錯誤,其後肥媽主動解釋已向註冊中醫師瞭解,更正稱應該是產後才可服用益母草調理補身,並為此道歉。其實臨床上益母草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及解毒袪瘀之效,有助女性產後清除惡露。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也證實益母草有助子宮興奮及收縮功能,如果孕婦懷孕初期服用有機會導致胎兒不穩甚至流產,所以孕婦還是不宜使用,這是廣大市民使用時要注意的。而益母草作爲食療湯方,一般情況下,其他人士使用還也是老少皆宜的。

Heading 6
bottom of page